?近年來,海淘嬰幼兒用品、藥品成為了好多媽媽們最熱衷事情之一,美媽們總覺得外國貨總是安全的、無公害的,寶寶用了才放心。那么,媽媽們真的了解外國的藥品嗎?海淘藥品真的安全嗎?
近年來,海淘嬰幼兒用品、藥品成為了好多媽媽們最熱衷事情之一,美媽們總覺得外國貨總是安全的、無公害的,寶寶用了才放心。那么,媽媽們真的了解外國的藥品嗎?海淘藥品真的安全嗎?而且,藥品不同于其他商品,用好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錯了不僅貽誤病情,更有可能奪人性命。此外,相同的藥品(處方名相同)可能因為廠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名字(商品名不同)。日前,記者就海淘藥品的相關情況進行一系列的采訪發(fā)現,海淘藥物其實并不如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以下是相關專業(yè)人士對海淘需注意事項進行解說。
1.看不懂說明書
海淘的代購藥物上往往只有在銷國的通用語言版,而部分如德語、日語、韓語等說明書對很多家長來說猶如天書,這就為合理用藥造成了困難,如果看不懂說明書,使得家長們對藥品成分、適應癥、適用人群、療效等各方面都不了解,而對于肝腎功能尚不完全、解毒能力差的寶寶們,在用藥劑量上一兩粒的差別也可能導致不良反應的產生。而一旦發(fā)生了藥物不良反應,再求助中國醫(yī)生,可能因為看不懂藥物成分,不能對癥下藥,造成對寶寶的傷害。記者采訪時一位媽媽表示自己曾經因為沒看仔細說明書差點鑄成大錯,這位媽媽給自己14個月的寶寶海淘了退燒藥Pamol,后來寶寶生病發(fā)燒,于是拿出Pamol給寶寶服用。而后孩子體溫總是不下降,于是奶奶買了國內常用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準備給孩子吃。服藥前,這位寶媽謹慎起見,查閱了一下,才發(fā)現Pamol的成分正是對乙酰氨基酚,幸虧發(fā)現及時才避免兩款相同的退燒藥重復使用,避免了對乙酰氨基酚因使用過量會對寶寶肝臟造成損害。記者采訪過程中發(fā)現一些媽媽經其他媽媽推薦一些海淘國外的藥品時,并未詳細的了解這些藥品的說明書,一旦孩子生病后,由于媽媽心里著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孩子同時用了好幾種具有相同成分的藥,造成重復用藥,實則適得其反,加重了孩子的身體負擔。
2.存儲不當易變質
很多藥品對存儲有特殊的要求,在世界各國,目前藥品的生產、流通等都有不同的質量規(guī)范管理,如很多藥品或保健品對運輸和保存條件是有比較嚴格要求的,有些要冷藏,有些要避光,有些要防潮、防蟲、防鼠,而且外用藥與口服藥也要分開存放。但是在海淘的過程中,家長們往往是通過直郵、自己或親友直接從國外藥店網站購買后帶回、網上找代購等幾種渠道進行海淘,而這些藥品的運輸往往通過常規(guī)的海運、空運漂洋過海抵達家長手中。而這些物流系統(tǒng)的儲存運輸條件往往是非藥品專業(yè)配送,某些藥物需要特殊的運輸溫度或其他運輸環(huán)境,普通快遞行業(yè)卻難以察覺這一點,尤其是夏天,海關人員表示貨運集裝箱能達到四五十度,這對許多藥品的藥用價值來說是毀滅性的,而送到媽媽手中的進口藥物是否還有神奇的療效,也值得商榷了。
3.出現問題維權難
藥品管理法明確規(guī)定,藥品進口,須經國務院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組織審查,經審查確認符合質量標準、安全有效的,方可批準進口,并發(fā)給進口藥品注冊證書。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藥品,按假藥論處。海外代購的藥物,由于往往未經相關部門的審批,在法規(guī)上按假藥論屬,因此不受國內消費者權益法等法律保護。同時海淘藥品往往未經醫(yī)囑使用,家長有時對藥品成分、使用禁忌等不甚明了,用藥風險較大。而且,西方人與亞洲人因體質的不同,在用藥劑量、方法和療程上有著重大的區(qū)別,部分藥品若無相關臨床實驗數據驗證,服用后一旦發(fā)生不良反應,是無法在國內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親自去藥品產地控訴又太難,這也是代購藥物的隱患之一。
綜上所述,小兒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其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有其自身明顯的特點,肝腎等臟器、神經系統(tǒng)功能發(fā)育尚未完全,所以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較成人嚴重,因此家長在對小兒用藥時切忌掉以輕心,以免因用藥不當給孩子帶來不可修復的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fā)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lián)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lián)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